“她憑什么?”
“能力強吧~”
“我和她的能力差不多,入職時間差不多,每天加班比她多,她憑什么?”
“.......”
昨晚和Mika喝了頓大酒,全程跟我交流得最多的,就是“憑什么”和“差不多”…….
作為Mika在公司較好的朋友,我見證了她這三年的變化。 Mika和Mika口中的她(林子)都在市場部工作,倆人前后腳入職。在學歷、
Mika更擅創(chuàng)意,喜歡孤軍奮戰(zhàn),剛?cè)肼毜念^一年,接二連三獲得了部門創(chuàng)新獎和最佳新人獎,那時候的Mika常說,這份工作和坐過山
但過山車也有玩膩的那一天,工作第二年,Mika就有些倦怠了,后來的她再也沒有過為了做一個好創(chuàng)意和凌晨2點的北京說晚安,為了
反觀林子,這三年則一直是穩(wěn)定型選手,印象中她的工作幾乎從未出過差錯,盡管很少加班,但做事井井有條,效率超高。
剛?cè)肼毜牧肿硬蝗鏜ika混得風生水起,甚至還主動承包了部門助理的工作,凡事喜歡親力親為,但也正是因為踏實較真的性格,讓她在
共事三年,林子毫無懸念地升了職,成為了Mika的領導。對工作高要求的林子常常因為Mika的“差不多”態(tài)度找她談話,現(xiàn)在的Mika依然
職場中,我們很容易走進“差不多”和“差一點”的圈套
每天重復著差不多的工作
吃著差不多的外賣
聊著差不多的八卦
玩著差不多的游戲
過著日復一日 差不多的生活
有人說人生平淡無奇
我們都是“差不多先生”
現(xiàn)實是,有太多的人回首過去時,總是帶著遺憾的說:“真的只差一點,就差一點,只是那么一點點,我的人生就是另一番模樣了?!?
凡事只求差不多的佛系態(tài)度
和現(xiàn)實的職場生存法則格格不入
上學的時候差不多得了,工作的時候差不多得了,談戀愛的時候差不多得了,結(jié)婚的時候也差不多得了......
這種心態(tài),其實就是一種求而不得以后的妥協(xié)。你明明可以做得更好,卻用“差不多”這個借口讓自己妥協(xié)了。
記得某設計院的設計總監(jiān)給我分享過一個真實的事:一個新晉設計師的樓盤設計理念相當先進,可設計總監(jiān)總覺得哪里不對,仔細一
總監(jiān)說這個小伙子非常聰明很有靈氣,這是設計師特別需要的特質(zhì),但讓大家都很頭疼的是,他是典型的“差不多先生”,常常需要別
如果批評他,他哈哈一笑說,那么較真干嘛,差不多就行了。你說一句,他回你一堆理論,時間久了前輩們就懶得再說,領導也不敢
人生最大的成功在于就是差一點失敗
人生最大的失敗就是差一點成功
所以人在工作和生活上
不能做“差一點”先生和“差不多”先生